第159章 中秋夜宴
神速熊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中秋夜宴,爱上董事长的女儿小说阅读,神速熊猫,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熙宁四年中秋,汴梁城金桂飘香,宣德楼前三十六盏蟠龙灯照得白玉阶通明,烛影摇红中,神宗赵顼身着明黄龙袍,手持琉璃盏,俯瞰着阶下各国使团与朝堂重臣,目光深邃如汴河之水。
辽国使团首座,耶律隆运身着银狐裘,举杯向神宗致意,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傲慢:“贵国变法正如火如荼,本使听闻青苗法、均输法推行甚广,不知大宋官家可曾忧虑过民生疾苦?”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静得落针可闻。
旧党官员垂首不语,却见王安石踏前半步,笏板轻叩:“耶律大人谬赞,变法乃强国富民之策,青苗法使百姓免受高利贷之苦,均输法平抑物价,此等利民之举,何来忧虑?”
神宗目光微沉,随之含笑举杯:“耶律大人既关心大宋民生,不妨多留些时日,细细体会。”
又见西夏使团中,一名身着冷锻甲的狼卫忽然起身,手捧锦盒,身旁夏使随之起身:“我西夏有感大宋繁华,特献狼首刀一柄,望官家笑纳。” 锦盒打开,刀首向着官家御座,寒光乍现,刀柄上的狼首图腾狰狞可怖。
司马光骤然起身,青竹纹衣袖拂过丹墀:“西夏与大宋乃唇齿之邦,此刀太过锐利,恐伤了和气。我大宋以文治国,当以诗书为礼。”
说着,示意侍从捧上一幅《耕织图》,“愿贵国亦能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念,共享太平,勿行渔翁得利之事。”
殿外忽有乐声响起,八百伶人翩翩起舞,衣袖翻飞间如星河落殿。神宗借机转向吐蕃使臣,笑谈茶马互市之利,却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殿内动静。
耶律隆运不甘寂寞,向一旁的王安石的问道:“我见贵国太学算学博士南宫远,近日与江湖人士往来密切,莫不是大宋算学已沦落到要请教贩夫走卒了?”
王安石却从容笑道:“南宫博士乃饱学之士,与江湖人士交流,不过是探讨民生百业,耶律大人莫非对我大宋士人的交友之道也感兴趣?”
神宗轻咳一声,打断话题:“今日乃中秋佳节,当以赏月赋诗为乐。哪位爱卿愿即兴赋诗一首?”
新党官员章惇应声而出,略一沉吟,朗声道:“明月照金銮,万方共此欢。山河归一统,社稷固如磐。” 诗句铿锵有力,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心怀不轨之人的心上。山河一统各有解读,一时殿中神色各异。
辽国使团中,一名女真歌姬踏歌而起,歌声婉转地从燕云唱到了檀渊。
只见耶律隆运负手而立,银狐裘随夜风轻扬,声线如大漠孤烟:
\" 穹庐为帐月为弓,射落星芒照漠烽。若问燕山何处在?狼首旗边第一峰。\"
殿中旧党重臣文彦博抚须轻笑,指尖叩击石案:\"耶律大人诗如苍狼啸野,且让某以《金銮月》相和。\" 清嗓展喉,声如洪钟:
\" 金銮玉宇月轮孤,照尽山河万卷图。莫向边疆夸劲弩,人间最贵是桑榆。\"
耶律隆运眼神一凝,却见新党章惇已踏前半步,腰间玉珏撞出清响:\"文公诗重桑榆,某偏道月照千军。\" 朗声道:
\" 月染征袍甲光寒,貔貅十万镇关山。羌笛休吹杨柳曲,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夏使者闻得,忽地按刀柄起身,冷锻甲映得月光泛青,不甘示弱地开口,声如铁刃刮石:
\" 贺兰山上月如钩,踏碎中原十二州。若问弯刀何处去?斩将旗前血未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