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汗如雨下十年困局,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日后复诊,孟赤峰的衬衫终于不再紧贴后背。“早上能睡踏实了,爬楼梯也没那么虚。”他搓着干燥些的手掌,眼中泛起光亮。岐大夫再看舌苔,白腻已退大半,但舌尖仍红得刺目。
“湿邪已去七分,热邪却像墙角的青苔,顽固得很。”岐大夫翻出《金匮要略》,“加用三物黄芩汤!黄芩清上焦热毒,苦参燥湿止痒,生地滋阴凉血。就像先清扫淤泥,再用清水冲洗。”说罢又加重山萸肉用量:“《本草纲目》载它‘酸温收涩’,好比给外泄的阳气装道门栓。”
阿青在旁突然惊呼:“师傅,您这是攻守兼备!一边清热祛湿,一边固摄敛汗!”正说着,诊室闯进位抱着保温桶的妇人:“岐大夫救命!我家老头子喝完补药,流鼻血止都止不住!”孟赤峰下意识摸了摸后背,冷汗又冒了出来。
四、十年顽疾一朝解
第三诊时,孟赤峰特意穿了件浅灰色衬衫。阳光透过诊室的竹帘洒在他肩头,衣料挺括如新。“十年了,我终于能穿浅色衣服出门!”他声音发颤,从包里掏出锦旗,“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八个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岐大夫却摇头:“病根未除尽。”他指着案头的保和丸:“《丹溪心法》言‘内伤之病,痞满壅塞,聚食痰饮’。你脾胃仍有积滞,每日服此丸,好比给脾胃请个清洁工。”孟赤峰接过药盒,突然想起什么:“那些说我气虚,让我吃人参的大夫...”
“《难经》有云‘所谓实者,邪气实也’。”岐大夫抚须长叹,“若不辨虚实寒热,见汗止汗,见虚补虚,就像给着火的屋子加盖茅草。你看这生龙牡,虽为固涩之品,却配伍清热祛湿之药,这才是‘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古训。”
窗外蝉鸣渐起,阿青捧着《温热条辨》若有所思:“原来三仁汤的‘三仁’,就像治水的三把钥匙,杏仁开天门,蔻仁通地户,薏仁导水道...”话音未落,又有患者推门而入,衣襟洇着大片汗渍。孟赤峰下意识摸了摸干爽的后背,转身帮阿青搬来候诊的竹凳。
药碾子又开始吱呀作响,新的故事正在药香中徐徐展开。岐仁堂的匾额下,《黄帝内经》的训诫犹在耳畔:“治病必求于本”。这简单的六个字,却藏着千年医道的智慧——真正的妙手回春,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药方,而是拨开表象迷雾,直击疾病本质的医者匠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