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背痛如掣寻根由,血府逐瘀破沉疴,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到此处,他又加了薤白、瓜蒌二药:\"《本草纲目》载薤白'辛温通阳,下气散结',瓜蒌'甘寒润肺,宽胸涤痰'。二药合用,如拨云见日,使胸阳得展,痰浊得化,此乃'以通为补'之法。\"
四、子夜煎药:君臣佐使的配伍艺术
药煲在电炉上咕嘟作响,薤白的辛香混着桃仁的苦烈弥漫诊室。岐伯执扇搅动,向张女士解释:\"君药桃仁、红花,臣药当归、川芎,佐药柴胡、枳壳,使药牛膝、桔梗。牛膝引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一升一降,贯通气血之路。\"
\"这服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伤寒论》讲究'平旦服',即清晨卯时。此时阳气初升,借药性助阳化浊,事半功倍。\"岐伯望着窗外渐白的天色,\"就像农民趁天亮耕地,医者需顺天时用药。\"
五、效验如神:气血贯通的奇妙逆转
三剂药后,陈先生复诊时面色已现红润:\"昨晚第一次没被痛醒,后心像卸了块石板!\"
岐伯诊脉见涩象稍减,却仍弦细:\"瘀血渐化,但气血亏虚之本未愈。\"遂于原方去生地,加党参15g、黄芪20g,\"《脾胃论》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今加补中益气之品,如增兵源,方能久战不殆。\"
又服五剂,陈先生笑容舒展:\"背痛全消了!爬六楼都不喘。\"舌象已转淡红,瘀点退至隐约可见。岐伯叮嘱:\"戒咖啡、少久坐,每日辰时(7-9点)散步一刻钟,借脾经当令之时健运脾胃。\"
六、医理点睛:古今同病的治未病思维
\"为何现代人胸痹背痛多发?\"张女士收拾药方时问。
岐伯望向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虽非尽同,却也道出要害:嗜食肥甘则生痰湿,久坐久视则伤气血,情志焦虑则气郁结。此三者,实为现代'胸痹'之三大元凶。\"
他翻开《难经》:\"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转向陈先生,\"你虽病愈,仍需防复发。每周食三次山药薏米粥,按揉内关、血海穴,此乃'上工治未病'之法。\"
诊室墙上,\"大医精诚\"匾额在晨光中熠熠生辉。陈先生摸着不再疼痛的后心,忽然想起岐伯初诊时的话:\"中医治痛,如拨乱反正。若只知见痛止痛,便如扬汤止沸;唯有寻得瘀堵之源,通其道路,养其气血,方得釜底抽薪之效。\"
雨过天晴,申城的朝阳穿透云层。岐伯望着案头新录的医案,提笔批注:\"背为阳,胸为阳中之阳。凡胸背疼痛者,当察气血阴阳之变,不可拘于局部。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剂,乃通阳活血之良法,然需临证加减,方合《内经》'辨证论治'之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