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脉诊春秋,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婶连连点头:\"对啊!尤其说话多了就咳得厉害,早上起来喉咙干得像晒裂的土地。\"
\"《内经》云'秋脉如浮,其气在肺'。\"岐大夫打开药柜取桑白皮,\"您这是燥邪伤肺。秋收时节天气干燥,就像新收的稻谷要晒干水分,但您肺里的津液也被燥气吸走了。\"他配好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梨皮各三钱。
\"这桑叶得是经霜的,\"岐大夫捻起一片灰绿色的叶子,\"霜打过的桑叶能润肺燥,就像给干裂的嘴唇抹上香油。梨皮要带青色的,青入肝,能让肝木不克肺金。\"他又嘱咐,\"回去用陶罐煎药,先煮桑叶、杏仁,最后放梨皮,煮三沸就好,别把润肺的津液煮没了。\"
过了五日,刘婶带着新做的米糕来复诊,咳嗽已去了七八分。岐大夫诊脉后笑道:\"浮脉已敛如秋叶归根,再用麦冬、百合各五钱煮粥,像给秋燥的大地下场绵绵细雨。\"他指着窗外晒谷场,\"您看那稻穗,熟透了就会低下头,您的肺气也该像这样收敛下来。\"
第四章 冬沉:雪夜柴门的腰痛案
冬至前一夜,大雪封门。岐大夫刚温好姜茶,就听见柴门外有人喊痛。开门见是村东的石匠小赵,他弓着腰扶着墙,额头上的汗珠子落在雪地里直冒烟。
\"岐大夫...救救我...\"小赵的声音颤抖,\"腰像被石头砸断了,动都动不了。\"
岐大夫将他扶到火盆边,解开腰带见他腰眼处敷着块黑膏药。诊脉时指下如触寒冰,脉象沉得像埋在冻土下的树根:\"您这脉沉实如石,按下去像摸冬天的井水。是不是昨夜里凿石到半夜,又喝了冷酒?\"
小赵咬牙点头:\"为了赶工期,昨天在透风的工棚里干到三更,收工后灌了半壶冷米酒,今早起来就直不起腰了。\"
\"《金匮要略》讲'腰者,肾之府'。\"岐大夫往火盆里添了块木炭,\"冬令属水,肾应之,您这是肾阳被寒湿困住了。就像冬天的井水,本应藏在地下,却被寒气冻住了流通的路。\"他开出金匮肾气丸加减,特别叮嘱附子要先煎一个时辰。
\"这附子得用黑顺片,\"岐大夫取药时解释,\"就像冬日里的炭火,能把您肾里的寒气一点点烤出来。但必须久煎,不然这火太烈会伤了您的津液。\"他又取来粗盐和艾叶,\"用布包了炒热,敷在腰上,像给冻僵的土地盖上棉被。\"
三日后小赵让人抬着来换药,腰已能半直。岐大夫诊脉后说:\"沉脉已起如春冰初融,记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以后冬日劳作后要喝姜汤,别再碰冷酒了。\"他指着窗外的积雪,\"你看那雪下的麦苗,冬天藏得深,春天才长得旺,人的精气也该如此。\"
第五章 脾和:四季轮转的胃气诀
立春那日,退休教师陈老师提着一篮腊梅来到岐仁堂。他眉头紧锁,手按胃脘:\"岐大夫,我这胃胀了两个月,吃点东西就像揣了个皮球。\"
岐大夫先看他的眼睑:睑结膜淡白如纸。诊脉时指下感觉脉象和缓如春雨润物,却缺少沉取的力道:\"您这脉像春芽破土,虽有生机却根基不牢。是不是饭后胃胀得更厉害,还总打嗝泛酸水?\"
陈老师连连称是:\"晚上躺在床上,能听见肚子里咕噜咕噜响,翻来覆去睡不着。\"
\"《脾胃论》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岐大夫配着香砂六君子汤,\"您这是脾虚气滞,就像田里的土松了,播下的种子发不了芽。脾主运化,您的脾胃就像生了锈的磨盘,转不动了。\"他特意多加了三钱炒麦芽,\"这麦芽得是炒黄的,能帮您磨碎胃里的积食,就像给磨盘上点油。\"
\"服药期间要吃软食,\"岐大夫包好药包,\"比如小米粥里加三片生姜,生姜的辛温能醒脾,小米的甘平能养胃,就像给老黄牛喂柔软的干草。\"他又送陈老师一小包鸡内金:\"每天取一钱焙干研末,用温水送服,能帮您消化肉食。\"
半月后陈老师再来,面色红润了许多。岐大夫诊脉后笑道:\"脉已和缓如鸡践地,您看这腊梅,根养好了,花才开得香。以后记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每顿饭吃七分饱,脾胃才有力气干活。\"
结语:三指之下有乾坤
岐仁堂的铜铃在四季风中叮当作响,岐大夫的三根手指丈量着生命的节律。从春弦到冬沉,从肝风内动到脾胃虚寒,他用《黄帝内经》的智慧破译着脉象里的密码——那浮沉迟数间,藏着天地阴阳的流转,藏着五脏六腑的生息。
每当患者痊愈离去,岐大夫总会望着青石板巷尽头的青山。他知道,脉学的奥秘如同山间清泉,既源于上古医圣的智慧,也流淌在每个鲜活的生命里。就像春日的柳芽、夏夜的流萤、秋霜的枫叶、冬雪的寒梅,人体的脉象也在四时更迭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传奇。而他手中的三指,不过是在天地与人体的共鸣中,轻轻拨动了那根名为\"生命\"的琴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