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轮椅上的老镖师与补气玄机,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您说得对!”岐大夫赞许地点头,“白芍养血柔肝,桂枝温通经脉,两者合用,能调和营卫,就像给身体的‘护城河’加固堤坝。加肉桂是点睛之笔,它比桂枝更温热,能入肾经,引火归元,同时温通四肢末端的经络,就像给冻住的管道通上暖气。”

“那防风和甘草呢?”司机好奇地问。

“防风是‘风药中之润剂’,少量用在这里,不是为了解表,而是借它的升散之性,引黄芪的补气之力达于肌表经络,同时又不会像羌活、独活那样耗气。”岐大夫笑着说,“就像派个向导,带着补气的大军找到寒湿的藏身之处。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能健脾和中,就像军队里的粮草官,保障后勤供应。”

高鸣轩看着药方,还有些犹豫:“岐大夫,我以前也吃过黄芪,怎么没觉得管用呢?”

“关键在用量和配伍。”岐大夫放下笔,“您以前吃的黄芪可能只有三钱五钱,力道不够;而且没配当归活血,没配桂枝、肉桂温通,就像空有一身力气,却找不到方向。这次用一两生黄芪,就是取其走而不守的特性,能迅速把气送到四肢百骸;加肉桂引经,就像给补气药装了导航,直接奔着寒湿瘀阻的经络去。”

他又叮嘱道:“这药得用砂锅煎,水要一次加够,不能中途添水。肉桂一定要后下,煮太久会挥发药效。喝药期间忌生冷油腻,尤其不能碰西瓜、螃蟹这些寒凉的东西,也别用空调直吹腿。”

“哎,记下了记下了!”高鸣轩连连应承,司机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存药方。

“先吃四帖,四天后您再来。”岐大夫把药方递给他们,“记住了,这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您以后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熬夜奔波了,得学种田的老农,知道休耕养地的道理。”

第四章 四帖药与还少丹

四天后,雨过天晴,岐仁堂的门被推开,进来的不是坐轮椅的高鸣轩,而是自己拄着拐杖走进来的他!

“岐大夫!神了!真是神了!”高鸣轩满脸红光,声音也洪亮了许多,“吃了第一帖药,当天晚上就觉得腿肚子暖和和的,以前像绑了冰块,那天夜里竟冒了点汗。第二帖吃完,脚底板的麻木感就轻了不少,能感觉到鞋底的纹路了。第三帖下去,我试着扶着桌子站起来,居然能站稳了!第四帖吃完,今天我就能拄着拐杖走几步了!”

岐大夫让他坐下,重新搭脉,寸关脉沉细之象明显改善,虽仍偏弱,但已不像之前那样虚浮;尺脉也有了些力量。再看舌头,淡胖减轻,齿痕变浅,舌苔也不那么水滑了。

“脉象转和,阳气渐复,好事啊!”岐大夫欣慰地说,“这说明药对症了,脾胃之气开始恢复,阳气能通达四肢了。”

“岐大夫,您这药真是仙丹妙药!”高鸣轩激动地说,“我以前花了那么多钱,遭了那么多罪,早知道来找您就好了!”

“ medicine 哪有仙丹,不过是对症罢了。”岐大夫摆摆手,“您这病,邪气虽渐去,但正气还未复,就像打完仗的城池,虽然赶走了敌人,但城墙、房屋都需要修缮。接下来得用丸药慢慢调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他转身从药柜里拿出一个贴着“还少丹”标签的瓷罐:“这是还少丹,出自《洪氏集验方》,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枸杞、牛膝、远志、五味子等药组成。熟地、山萸肉补肾填精,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枸杞、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

“这药是补哪里的?”高鸣轩接过瓷罐,闻着里面淡淡的药香。

“还少丹,还少丹,就是让您返老还少啊。”岐大夫笑着解释,“它既能补脾胃后天之本,又能补肾先天之本,脾肾双补,气血才能源源不断地生成。您之前耗伤太过,光补脾胃还不够,得把肾这个‘先天之本’也补起来,就像给工厂同时接通两条原料管道,一条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一条是肾中储存的先天精气。”

他翻开一本《本草纲目》,指着上面的记载:“你看,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山萸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这些药搭配在一起,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最适合您现在虚损之后的调理。”

“怎么吃法呢?”

“每天早晚各服三钱,用淡盐水送服。盐水引药入肾,能增强补肾的效果。”岐大夫叮嘱道,“吃这药期间,还是要注意休息,别太累着,饮食要规律,多吃点山药、红枣、莲子这些健脾的食物。最好每天早上晒半小时太阳,背对太阳,让阳光晒在后腰的肾俞穴位置,这叫‘采日精’,对补肾很有好处。”

高鸣轩连连称是,千恩万谢地走了。此后一个月,他按时服用还少丹,每天拄着拐杖在小区里慢慢走几圈,饮食起居也规律了许多。

一个月后,高鸣轩再来岐仁堂时,已经扔掉了拐杖,虽然走得还不算太利落,但步伐稳健,面色红润,精气神儿跟刚来的时候判若两人。他还带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补气通经除顽疾,脾肾双补还少春”。

“岐大夫,您看看我,现在能自己上二楼了!”高鸣轩兴奋地展示着,“我跟儿子说了,以后生意让他去跑,我就在家管管账,种种花,再也不瞎折腾了。”

岐大夫看着他,笑着说:“这就对了,《黄帝内经》说‘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您这病能好,一半是药的功劳,一半是您自己懂得保养了。记住,身体是本钱,别等本钱赔光了才知道珍惜。”

诊所里的其他病人都围过来听故事,岐大夫趁机说道:“高老板这病,给大家提个醒:现在很多人跟他以前一样,仗着年轻拼命挣钱,熬夜、应酬、不按时吃饭,觉得身体是铁打的。可再好的机器也得定期保养,何况人呢?就像高老板的腿,一开始只是小毛病,没在意,拖成大病,治起来就费劲儿了。所以啊,防病比治病更重要,别等坐了轮椅才想起找大夫,那时候就晚了。”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岐仁堂,药柜上的还少丹瓷罐闪着微光,高鸣轩挺直的腰板和稳健的步伐,成了这个秋天岐城里最生动的养生教材。而岐大夫桌上的神效黄芪汤方,也成了许多奔波族手机里保存的“护身符”,提醒着人们:在追逐远方的路上,别忘了回头看看自己的身体,那才是永远不能背叛的故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林小兰王大爷免费夜色深处小说免费看

孙苏中

将军托着娇蕊暴C

逍遥九宸天

摸摸大扔子小说免费阅读

不弃九九

都市欲望 疯狂的缠绵

波哥家的小猫咪

故事会(乱篇)

喵吃鱼不吃肉

混混和他的乖乖女全文免费阅读

张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