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瘦的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进击的槿汐,任务:从安陵容开始,吃不瘦的它,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槿汐深知此事干系重大,所以并未按照甄嬛所想的,第一时间去联络苏培盛。
她私心里想着,若能寻到果郡王安插在宫内的人脉,或许能更快的解决问题。
于是,她联系到果郡王在宫里的眼线,拜托其代为传话,询问果郡王那边在太医院是否安插了人手。
然而,得到的答复却令人失望 —— 并没有。
失望之余,她回想起往事,心中不禁感慨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实果郡王的生母,也就是舒太妃,在康熙朝后期备受宠爱,那时的她在后宫中自然是有不少人手的。
可自雍正登基,德妃摇身一变成为乌雅太后,便对后宫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清洗。
德妃在康熙朝时,本就是掌管宫务的四妃之一,从康熙中期一直到康熙驾崩,数十年来一直手握大权。
而且她还是出身包衣。要知道,康熙朝时包衣势力简直强大至极。
看看康熙那些真正存活下来的子女,大多都是包衣出身的妃嫔所生,反观满洲贵女和蒙古贵女,在康熙朝却很难生下孩子。
一方面,是康熙出于政治考量,不希望蒙古嫔妃诞下带有自己血脉的子嗣;
可是就连佟半朝,和赫舍里氏这样的权倾朝野的满洲贵女都难以生育,这其中包衣在背后的手段又可想而知。
况且到了康熙末期,在雍正极有可能在众多继承人中脱颖而出、成功登上帝位的情况下,那些个包衣世家便都纷纷倒向了德妃。
这也使得德妃在后宫中几乎只手遮天,只不过她深谙隐忍之道,即便在后宫中已然权势滔天,却始终未曾显露出分毫野心,低调行事,暗中积攒力量 。
待雍正登基,她顺利成为太后,往日的克制瞬间被抛诸脑后。
曾经在康熙后期备受宠爱的舒太妃,自然而然地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舒太妃可不简单,她有个儿子允礼,也就是果郡王。
允礼自幼聪慧,深受康熙喜爱,甚至一度传出康熙有传位于他的念头。
乌雅太后此时已然站在了后宫权力的顶端,又怎会容忍这样一个潜在威胁存在?
只因雍正刚登上帝位,坊间关于其得位不正的传闻甚嚣尘上,她才有所顾忌,没有立刻对舒太妃动手 。
舒太妃又怎会不明白乌雅氏的心思?果郡王在宫外开府后,本可将她接出去安享荣华,可她哪敢轻易踏出宫门?
她深知,一旦自己出府享福,稍有不慎就可能触怒乌雅太后,到时候别说全家性命难保,恐怕还会落得个不明不白的下场。
最终结果就是舒太妃只能主动退居寺庙,每日与青灯古佛相伴,只求能消解乌雅太后的怨恨。
从这一桩桩事情便能看出,乌雅太后手段之狠辣、心机之深沉。
经她几番大清洗,后宫局势可谓是天翻地覆。
不管是舒太妃,还是康熙时期的各位嫔妃,其在后宫中的势力几乎被清扫殆尽,所剩无几。
就拿崔槿汐来说,她能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洗牌中幸存下来,实属侥幸。
当初,舒太妃出于长远考虑,布下了一步闲棋,将崔槿汐安排进尚未登基的雍王府潜邸,而且有意让她侍奉在已然专宠的柔则身边。
虽说崔槿汐不是柔则的贴身宫女,但也尽心尽力地伺候过。
后来柔则不幸离世,崔槿汐等人被打发到别处,还受到了一些责罚。
可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们在雍正登基、乌雅太后清洗后宫时得以逃过一劫,被派往其他地方蛰伏,等待时机 。
如此一来,果郡王和舒太妃在宫中真正能够倚重、信得过的人,除了崔槿汐,确实寥寥无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