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尚方寒芒慑宵小,暗室私语起波澜
花逸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尚方寒芒慑宵小,暗室私语起波澜,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花逸卿,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哼,拼?”最初开口的张姓官员仍有些不甘,“我儿自幼聪颖,若非……”
“若非什么?”马姓官员打断他,目光锐利,“若非生在张家,便能平步青云了?张兄,醒醒吧。陛下的意思很明白,大唐要的是能为国效力的栋梁,不是只知啃食祖荫的纨绔。这尚方宝剑,就是悬在我们这些‘旧石’头上的。谁敢当那块最大的绊脚石,房玄龄的剑,怕是就要饮血了。”
他望向皇宫深处,那里紫气氤氲,龙威浩荡:“原大唐的那些官员,哪个不是经历过血火洗礼,对陛下的旨意,何曾有过半句折扣?我们这些新附之人,若还看不清形势,动些不该有的心思……那便是自取灭亡。”
几人说话间,已走出宫门一段距离。前方,王猛与房玄龄、杜如晦并肩而行,长孙无忌与狄仁杰略后一步。
“玄龄,这尚方宝剑,重逾千钧啊。”杜如晦侧头,看着房玄龄抱在怀中,用黄绸包裹的剑匣,语气复杂。
房玄龄感受着怀中之物的分量,点了点头:“陛下信重,亦是重托。克明,这科举首科,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王猛走在最前,闻言,脚步未停,只淡淡道:“水至清则无鱼,但新渠初开,必须用猛药去疴。有些鱼,不除不行。”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身后几人耳中,“陛下既已拔剑,便不会只让它作个摆设。”
狄仁杰目光如炬,接口道:“景略兄所言极是。若有魑魅魍魉欲借科举搅弄风云,本官的监察御史之职,也不是空设的。”他拍了拍腰间的佩剑,其意自明。
长安城中,因这科举的惊雷与尚方宝剑的寒芒,暗流已然开始涌动。有的人看到了希望,摩拳擦掌;有的人感到了危机,如坐针毡;更多的人,则是在观望,在揣测,这把悬在头顶的利剑,究竟会先斩向何方。
而这一切,都逃不过御书房内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眸。李君亦很清楚,任何一场深刻的变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已经布下了棋局,也亮出了刀锋,接下来,便是等待那些按捺不住的棋子,自己跳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