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强制送婆娘,不领...就是犯法!
水里捞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强制送婆娘,不领...就是犯法!,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水里捞鱼,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道旁,一顶临时搭起的营帐中。
崔阳刚走进去,立马磕头行礼:“下官崔阳,叩请严指挥使万安。”
锦衣卫副指挥使,乃从三品上,在本部衙门内仅次于总指挥使,妥妥的朝廷大员。
关键是...锦衣卫直属皇帝管辖,权势地位远比一般的从三品官要大。
甩开崔阳这个九品县令不知多少条街,以至于这货显得尤为谦卑。
严烈背对着他,缓缓转身笑道:“崔大人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谢严指挥使。”
“本使见崔大人一路而来闷闷不乐,想必是在苦恼如何安置这些随行的百姓,对吧?按照陛下的意思,既要保他们不饿死,更要为他们谋求一份安稳的活计。而朝廷下拨的辎重粮饷有限,又需要兼顾徐阳县重建,这事儿...不好办啊。本使倒有一个建议,崔大人可愿听听?”
“愿听严指挥使点拨。”
“徐阳县就那么大点田地,且已经有主,再难重新分发。此前,原以为满江镇已被反贼屠杀殆尽,倒是可以把流民安置进去。可现在...根据最新情报,那些原住民还有部分存活,此法便不可行了。若执意安插外来人进去,恐会引起民怨。崔大人不如换个思维解决问题,例如说,把这些流民都送出去!”
崔阳闻言一怔,诧异道:“送出去...这是何意啊?”
严烈狐笑道:“在身后这数千流民中,有部分是被反贼毁去家园的,也有部分是因为家中有人投效反贼,而被贬黜下放的。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是清一色的良民!而谁是良民,谁是反贼奸细,决定权是在崔大人手中啊...”
“崔大人若一视同仁,把他们都当成良民看待,那办起事情来...肯定处处受限。何不将他们以仆役的身份,分发给满江镇的原住民?流民若成了满江镇百姓的仆役,那便是私户人口!”
“他们的生活起居,都得由当地人自己负责,不是吗?如此一来,崔大人既解决了流民的安置问题,又给当地百姓送去了大量奴仆,一举两得。这不是很好吗?”
崔阳一听,深吸一口气,两眼微转。
似乎也觉得此法可行,堪称绝妙。
把外来流民都分发给满江镇当地百姓,那就相当于变成了百姓的“家人”,得靠他们自己养活!
官府只做一次性补贴安置,往后生死无关朝廷,立马就转嫁了责任。
而且,满江镇百姓的人口多了,人丁税又可以多收一笔。
本来正常一户小人家,也就五六人左右,大户可能多点。
现在多给他们分发了几个奴仆,按人头收税的话,岂非可以多收一点?
奴仆也是人口,按照朝廷的规矩,主人家是必须帮仆人赋税的。
以严烈这个方法去办,不仅可以转嫁责任,而且还能变相多收赋税,瞬间就解了崔阳的“燃眉之急”。
妙计啊。
崔阳大喜,差点没再次跪下来叩谢。
今个儿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被堂堂锦衣卫副指挥使如此提点?
“严指挥使此计,堪称绝妙,令下官茅塞顿开,简直是下官的再生父母啊。”
他一副感恩戴德之色,说着,就要再次跪下来叩头感谢。
严烈却赶忙阻止:“哎。严大人此言差矣,这个妙计...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与本使无关,可知?”
面对崔阳的奉承,严烈却忽然撇清干系。
崔阳皱眉,虽不知严烈既愿意提点他,又为何不接受他的感谢,却也只能识趣地说道:“是是...下官一人之计,无关严指挥使。不过,满江镇百姓无功无禄,贸然给他们分发奴役,只怕朝廷追查下来...不好解释啊。”
严烈瞟了他一眼,轻笑:“崔大人这么聪明,竟也不知变通?时局动荡,反贼一闹,令我朝百姓生灵涂炭。无数男丁被迫上战场,十室九空,家园破碎,留下一众老弱妇孺无以为继。”
“短时间内,大景朝男女比例都无法平衡过来。朝廷已有心鼓励百姓多娶妻室,多生男丁!估计,内阁很快就会颁布法令,要求所有适龄男子多婚多育。崔大人何不先效行?”
“满江镇男子必须娶四门妻室以上,上不封顶。多娶一个婆娘,附赠两个仆役,强制执行。不领者,即抗旨,可判处流放!崔大人负责安置的这些流民中,多为年轻女子。这么说,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