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4章 我是办大事的人,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女子想要做点事情不那么容易,可是也绝非是大家闺秀的标准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p>

计算了一下时间,马寻继续和刘姝宁抓紧办事,传宗接代是大事,鱼水之欢自然也是重要因素。</p>

睡到自然醒的马寻烦躁的起床,听到旺财的瞎叫唤就觉得头疼。</p>

马寻有些‘宅’,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家里窝着。</p>

可是旺财也不知道是不是精力过于旺盛,总是喜欢出去溜达。</p>

溜达着的马寻来到了皇宫,出现在中书省的门口,这让不少人非常侧目。</p>

办完事的常遇春看到马寻就意外,大声喊道,“小弟,你走错地方了吧?”</p>

在千步廊的东侧是中书省、六部,左边是大都督府。</p>

这是文左武右,也叫‘六卿居左,经纬以文;五府处西,镇静以武’。</p>

马寻都觉得无语,他来到文官的地盘就这么令人意外?</p>

汤和也跑出来凑热闹,扯着嗓子在喊,“小弟,走错了!我们在这边,你要不再往后走,太医院你都不知道在哪了?”</p>

其他跑出来看热闹的武勋也都在笑,太医院、翰林院在千步廊的东后侧。</p>

也就是现在不流行一些国际通用手势,要不然马寻肯定会给这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勋贵一个态度。</p>

不过仔细想一想,马寻也哑然失笑,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中书省,他是有资格去,但是基本不去。</p>

随即马寻冲着常遇春喊道,“常大哥、邓大哥,你们身上也都是有中书省的官职,也该过来了!”</p>

大都督府已经在进一步的调整了,此前兵权还比较集中于中书省,但是现在大都督府独立出去了。</p>

以前是打天下需要军政合一,可是现在中书省是中书省,大都督府就是武将的高级衙门了,专职兵权了。</p>

邓愈就笑着喊道,“我们才不过去和人斗心眼!小弟,你可是右都督,得过来自家衙门看看!”</p>

李文忠也放的开,跟着喊道,“舅舅,外甥这个小辈虽然是左都督,可是镇不住叔伯们。您在中书省办完事,记得过来帮我梳理一下大都督府!”</p>

一众武勋都在哄笑,马寻只是去一趟中书省,几乎出现了被围观、被看戏的景象。</p>

这些勋贵也有意思,说他们豪爽也行,说他们不拘小节、狂妄无礼也都可以。</p>

文官们谨小慎微,可是这些勋贵有些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p>

胡惟庸、汪广洋匆匆赶到中书省门口,左丞也好、右丞也罢,只要不是左丞相、右丞相,那都只是‘代为管理’中书省,不是真正的主官。</p>

“下官见过国舅。”</p>

“不知国舅今日坐衙,下官等有失远迎。”</p>

马寻就客气说道,“我只是奉旨过来看看,你们自去忙你们的事情。”</p>

刚刚管理中书省没多久的胡惟庸自然不会真的离开,他靠李善长的提携才迅速崛起,哪里敢得罪马寻呢。</p>

而汪广洋现在更是胆小,他此前被杨宪斗倒了一次。现在虽然复官了,可是职权已失、元气大伤,被胡惟庸压制的抬不起头。</p>

马寻忽然来到中书省,肯定是皇帝、皇后的旨意,要不然就是太子的意思。</p>

这一点大家基本上都有共识,要不然马寻这个国舅甚至连大都督府都不愿意去,更别说中书省了。</p>

马寻自然的坐在主官的位置,说道,“报与陛下的奏章、近期的一些大事,先取过来让我看看。”</p>

随即马寻对胡惟庸说道,“你留下,我要是有不解之处自然会问你。其他人退下,不要耽误了公务。”</p>

这算不算颐指气使很难说,可是也没人觉得有问题。</p>

在场的这些人,马寻官职最高,也有皇帝准许的监管中书省的职权,他做的事情就是分内之事。</p>

马寻安静的在看着一些奏章,在看着近期中书省主导的一系列比较重大的政事。</p>

偶尔也稍微问一下,不过基本上也就是问问,不会轻易的做出评价。</p>

马寻越是这样的态度,就越让胡惟庸有些疑惑。他不知道马寻是真的不懂,还是在装糊涂。</p>

再仔细想一想李善长的告诫,胡惟庸就更加小心翼翼的在应对了。</p>

眼前这位国舅爷是极其擅长隐忍的,也极其擅长藏拙,这人主意正、心机深,最重要的是一旦动手几乎是不给人留后路。</p>

让他给抓住了把柄,很难有好的下场。</p>

看了看胡惟庸,马寻似乎理解了朱元璋他们的想法。</p>

不指望马寻在中书省真的做出来多少事情,他只要露面,就是对胡惟庸等人的一种威慑和警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死后,妻子浪翻了

小白菜

晚明赘婿

我是启新

锁神纪

商丘甲地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朕闻上古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