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胖的老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 这日子可怎么过!,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日子可怎么过!
既然回到了凤阳,那就需要抓紧时间办事。</p>
马寻身上的任务可不少,即使他想要躺平,现在看起来也没这样的条件。</p>
祭祀的事情不用说,带着朱樉等人走亲访友也少不了,现在还有一系列的案情需要去查。</p>
以至于在马寻的计划里,朱樉等人观察民生、体验生活,那都只能往后排一排了。</p>
等到他主持完会试之后,再回凤阳带着外甥们去种地。</p>
马寻也着急,主要就是他其实不会种地。</p>
以前就是个流民啊,想要给地主当佃户都没机会。怎么栽秧、怎么割稻,这都没经历,什么时候除草、放水等,这都不太了解。</p>
但是他需要赶鸭子上架了,朱元璋的意思是在凤阳开辟出来一块田地。</p>
到时候宗室子弟种的作物祭祀皇陵,而朱元璋等人亲耕的田地,那就是要祭祀社稷了。</p>
每年的亲耕礼,朱元璋都非常重视,这也是历朝统治者重视的事情。</p>
一亩三分地,那是真的就是一亩三分地的面积。</p>
不过朱元璋是亲自打理,不像有些皇帝亲耕礼的时候装模作样扶犁,然后就交给其他人打理。</p>
老子都要种田,儿子们自然也要种田,这可是朱元璋的乐趣所在。</p>
马秀英也有乐趣,即使先前对于在皇宫开辟出来一块菜园交给她打理非常不高兴,可是现在也种了不少菜。</p>
没办法,马秀英勤俭惯了,而且也闲不住。</p>
种花看着美,但是本来就不符合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审美。</p>
再加上现在皇宫里不许种花,那就种菜,一下子还名正言顺了。</p>
其他妃嫔要是有意见也只能憋着,更何况这一个个的妃嫔也都非常懂事,没人提种花,都想着怎么样帮皇后打理菜园呢。</p>
礼仪式的安排结束,马寻将刘英和汪文叫了过来,“刘家兄长、汪家兄长。”</p>
刘英和汪文连忙回礼说道,“国舅爷客气了。”</p>
马寻扭头看向身后,朱樉、朱棡和朱棣立刻行礼,“朱樉(朱棡、朱棣),拜见世伯。”</p>
这一声‘世伯’,不管是刘英还是汪文都可以受之无愧。</p>
一个是拿出自家土地埋葬了朱家的先人,给了朱家人吉壤,那可是大恩德。</p>
而汪文是正儿八经的朱元璋的干亲,毕竟朱元璋也从不避讳的尊称汪文的老娘为‘干娘’。</p>
刘英有些惶恐说道,“殿下,臣不敢。”</p>
“兄长。”马寻就笑着说道,“我那姐夫也定了规矩,在朝堂之上先叙君臣礼。到了偏殿,那就是家人礼了。他们是晚辈,该行礼。”</p>
话是这么说,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啊,谁能想到那个被人看不起的朱重八现在成了皇帝呢。</p>
就算是所谓的‘家人礼’,本质上来说也是朱家人内部的家人礼。</p>
现在的刘英是从七品的奉祀,汪文是从八品的祀丞,这都是隶属于太常寺的官职。</p>
只不过只要刘家、汪家没有彻彻底底的断代,明皇陵的两大属官就是这两家的嫡长,这是真正与国同休的官职。</p>
即使是在勋贵非常多的凤阳,这两家人的地位也是非常特殊和超然的,谁敢和他们去计较官职呢。</p>
马寻看向汪文,笑着说道,“兄长,姐夫托我问问你,家里可还好?”</p>
“好着呢。”汪文笑着回答,“也是我不争气,总是劳烦上位记挂。”</p>
马寻也笑着说道,“那不是应该的,姐夫还让我跟着你去趟庙里。你说他这事情办的,全天下的人都要知道我当过和尚了,我现在就怕他哪天让我去管着僧侣。”</p>
皇觉寺始建于北宋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出家的於皇寺,不过元末毁于战火,朱元璋有意重建,到时候就是‘龙兴寺’了。</p>
明朝可是有僧官,有管理着佛教的僧录司,也有着管理着道教的道录司。</p>
朱樉就凑趣说道,“舅舅不用担心,父皇说你出家纯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他虽不太读佛经,也比您强一些。”</p>
马寻白了一眼朱樉,随即看向刘英问道,“兄长,听闻您添孙子了?”</p>
刘英喜笑颜开的说道,“都是托上位的福。”</p>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马寻就笑着夸赞说道,“先公仁善,因此福泽后嗣。皇后殿下托我送来长命锁,还请兄长不要嫌弃、务必收下。”</p>
刘英也是激动,其实想想看也有些恍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