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1章 各自选择!老将们的智慧!,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朕闻上古,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永城侯薛显嗤笑一声:“蓝侯是想再立个不世之功吧?不过你说的也对——咱们这些老家伙留在陆军镇场子,让小辈们去水师闯闯,倒是两全其美。”</p>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谁不想让自家子嗣有出息?</p>

水师如今是新起的势头,朝廷正着力扶持,资源、机会都少不了,说不定真是个风口,赶早不赶晚。</p>

毕竟这些武将膝下都有好几个儿子,可按照大明的爵位承袭规矩,只有嫡长子能顺顺当当承袭爵位、继承家业,剩下的庶子、幼子,哪怕再能干,也只能靠着父辈的荫庇混个小官,或是干脆沦为闲人。</p>

想往上爬?要么在战场上拿命换军功,要么就得等天上掉馅饼,机会少得可怜。</p>

现在水师一立,正是用人的时候,管你是嫡是庶,只要有本事、敢闯荡,就能在船上谋个职位,将来跟着船队出海剿倭、拓疆,立了功照样能封官进爵。</p>

这水师或许真是个让庶子幼子出头的机会啊!</p>

要是能让他们进水师学院学些真本事,将来在海上闯出点名堂,既能为家族添个助力,又能让这些孩子有自己的前程,总比在家里混日子强。</p>

再说,万一水师将来真成了大气候,自家有子嗣在里头,也能占个先机,不至于被旁人落下。</p>

这么一想,众人心里都活络起来,看向彼此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心照不宣的盘算。</p>

安庆侯仇成猛地拍了下桌子:“就这么办!我那三个儿子,老大稳重,留在陆军跟着我学带兵;老二、老三性子野,让他们去水师学院,学不好就给老子滚回来喂马!”</p>

荥阳侯郑遇春立刻接话:“我家小子也送去!去年跟我去浙江巡查,见了战船就挪不动腿,让他去水师正好遂了愿。”</p>

宣宁侯曹泰笑着补充:“得跟学院打招呼,别因为是侯门子弟就放水,该打该罚,全凭先生做主。真能学出来,将来在水师站稳脚跟,咱们这些做长辈的脸上也有光。”</p>

一群老将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了主意——自己留在陆军守家业,毕竟大半辈子的根基都在这里,熟门熟路,既能镇住场面,也能护住家族现有的爵位田产。</p>

嫡长子是家族传承的根,自然要进陆军军校,从兵法、治军到步骑协同,一样样学扎实,将来经过实打实的历练,顺顺当当承袭爵位,把陆上的基业守住。</p>

至于其他的儿子、侄子们,干脆一股脑塞进水师学院。</p>

这些孩子本就没指望承袭爵位,与其在陆军里跟嫡长兄挤一条路,不如去水师闯闯。</p>

反正水师学院管吃管住,还能学些掌舵、看海图、水战的本事,就算将来水师成不了大气候,这些本事也能傍身——去沿海卫所当个小官,或是跟着商船跑海,总比在家闲逛强。</p>

再者说,万一水师真能成气候,这些孩子在里面混出头,将来家族在朝堂上就多了条门路。</p>

陆军有嫡长子撑着,水师有这些子弟铺开,两边都占着,无论将来风向怎么变,家族都能稳得住。</p>

左右都是划算的事,何乐而不为?</p>

定了这主意,老将们心里都松快了。</p>

既没耽误自家传承,又给了旁支子弟出路,还能借着送子弟入学的由头,跟水师那边搭上线,真真是一举多得。</p>

当下就有人让人备笔墨,要给儿子、侄子们写荐信,生怕去晚了名额被抢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

王芯芯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半事五成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十四桥

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

大女士

大道圣主

唯幻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