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老臣自己把胡子剃了
十四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章 老臣自己把胡子剃了,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十四桥,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臣自己把胡子剃了
为了能保住这几根留了几十年的胡子,皱着眉头思索半晌,总算想出个由头,“就算皇位是太孙殿下的,那也是将来的事!眼下太孙殿下还小,应该留在东宫开蒙!朝堂乃是商议国事的地方,不是太孙殿下该来的!”</p>
“商议国事?那今天要商议的是什么?”朱雄英问。</p>
“河南府水患,粮价上涨,肯定要商议的还是如何安抚灾区百姓,如何抑制粮价!”</p>
李善长想都没想,直接答道。</p>
在这些事情没解决之前,几乎每日早朝,都要商议细则!</p>
“哈哈哈!韩国公的消息未免太不灵通了!”</p>
没等朱雄英开口,一旁的蓝玉顿时放出爽朗的笑声。</p>
“什么意思?”李善长不解。</p>
“今日子时,全国各地已经有大批粮食运往河南府,直接发到受灾百姓手里!到时候不仅亏掉的粮食能补回来,有的保不齐还能赚一些呢!”</p>
蓝玉手掌兵权。</p>
运送这么大一批粮食,肯定要动用军队。</p>
所以,他是除了锦衣卫以外,最早知道整件事情来龙去脉的!</p>
“什么?全国各地都有粮食运往河南府?”</p>
李善长下意识的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义。</p>
然而,杨思义却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p>
那就奇了怪了!</p>
河南府大批百姓受灾,所需粮食不是一星半点。</p>
调动这么多粮食,他户部竟然不知情?</p>
狐疑的看向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拱手询问,“陛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粮食到底是从何处而来?”</p>
很显然,这些粮食绝对不是户部粮仓里的。</p>
否则杨思义不可能不知道!</p>
“哈哈哈!这都要靠咱这七岁的大孙啊!”</p>
说到小家伙,朱元璋眼中满是宠溺。</p>
“靠太孙殿下?”</p>
这一次,满朝文武都懵了。</p>
一个七岁的孩子而已,能干什么?</p>
“咱给你们看点东西!”</p>
朱元璋大手一挥,云奇自怀中拿出一个小纸包,走到殿内,给众大臣观看。</p>
“这……这竟然是盐?”</p>
“我的天啊,竟然与前两日西域商人带来的盐品质相同!”</p>
“难道那些西域商人也将盐进贡给我大明了……?”</p>
官员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起来。</p>
唯独工部尚书知晓精盐提纯一事。</p>
但老朱已经警告过他,在精盐没有大量销售之前,不许乱说话!</p>
老朱的话谁敢不听?</p>
脑袋不要了?</p>
即便今日在朝堂上见到,他也没敢开口!</p>
云奇在众大臣中间转了一圈,又回到朱元璋身边。</p>
老朱开口道:“都看见了吧?这样的细盐,就是你们面前这位七岁太孙,利用粗盐提纯出来的!并且已经交工部大量提纯!”</p>
话音一落,全场再次哗然。</p>
“什么?这么好的盐,竟然是太孙殿下利用粗盐提纯出来的?”</p>
“真没想到,太孙殿下竟然如此聪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