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五章 完胜,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十四桥,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哪里是沙盘?分明是把整个漠北的命脉,都装在了院子里。</p>

素可泰使者突然想起自己带来的象牙宝刀,那些镶嵌的红宝石在沙盘的灯火下,竟像极了沙盘上标注的血迹。</p>

他终于明白,为何朱雄英看不上那些珠宝,大明真正的财富,是这些能把山河装在心里的人,是灭了敌国之后,还能让土地生息的智慧。</p>

朱棣已重新拿起白玉棋子,与年轻官员们讨论起如何在漠北推广水车。</p>

竹杖点沙盘的轻响、争论声、偶尔的笑声,混着窗外的虫鸣,竟有种奇异的安宁。</p>

诸国使者站在廊下,像被无形的墙隔开,墙内是大明的底气,墙外是他们永远也赶不上的差距。</p>

孔安看了看天色,轻声道:“时辰不早了,我送诸位回会同馆吧。</p>

明日还能看看国子监的太学生讲学,那也是我大明的风景。</p>

太学生们正在编《漠北屯田志》,往后漠北的孩子,也能读大明的书。”</p>

使者们默默点头,没人再敢说半句关于治理的话。</p>

路过照壁时,阿瓦国使者回头望了眼观海堂的灯火,那里的沙盘依旧亮着,像一头醒着的巨兽,正无声地消化着新纳入的疆土。</p>

他突然明白,朱雄英为何要让他们游历皇城。</p>

不是炫耀金银,而是让他们看清:大明的强大,是灭了鞑靼瓦剌后,还能在沙盘上规划屯田的远见,是浸在骨血里的务实,是这些年轻官员眼里不灭的治国之心。</p>

而他们带来的那些贡品,不过是这场盛宴里,最微不足道的点缀。</p>

回到会同馆时,月已上中天。</p>

素可泰使者连夜让人打开箱子,将那些准备用来讨好大明的红宝石,全换成了从国内带来的香料图谱和贸易路线图。</p>

他想起占城使者说的“大明看重的不是珠宝”,或许,这才是他们唯一能抓住的机会。</p>

而观海堂的沙盘旁,朱棣正将最后一支红色小旗插在斡难河源头。</p>

年轻官员们都已散去,他却盯着沙盘出神。</p>

孔安端来一碗参汤,笑道:“殿下今日,倒是给这些使者上了生动一课。”</p>

朱棣拿起白玉棋子,在沙盘上轻轻一压,留下个浅浅的印子:“皇孙让他们看皇城,是让他们知敬畏;</p>

让他们看沙盘,是让他们知进退。</p>

往后南洋的商路,少不得要这些人传话。</p>

得让他们明白,跟大明做朋友,能学到真东西;</p>

做敌人,我们连翻盘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留。”</p>

整个切磋过程,全部被朱棣看在眼里。</p>

所以心中对皇孙朱雄英提倡出来的这个新式科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原本以为蓝玉大将军带着这些新式科举选拔出来的文臣出征,仅仅是帮助他们刷点战功而已。</p>

而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改革科举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容易一些罢了。</p>

朝堂之中的大臣们虽然对新型科举没有太多的反对之言,但所有人都清楚,依旧有许多人对此极其不满。</p>

无非是碍于皇孙殿下的威严,不敢吭声罢了。</p>

如今大明灭掉了瓦剌部与鞑靼部,彻底堵住一些人的嘴巴。</p>

而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新式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穿男,我在兽世当巫医

大女士

大道圣主

唯幻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杆哥

开局灭世洪水,我反手召唤大禹!

苏白l

卡牌使徒:时渊法则

起手掀棋盘

斗罗:谪仙临尘,酒剑弑神

仙仙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