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爱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八章 惊雷醒世,雨滴润心,我的时代1979!,老牛爱吃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惊雷醒世,雨滴润心
在这个年代最支离破碎的虚无感就是:</p>
我的作品要进“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了?</p>
什么?</p>
就特么挺出名那个?</p>
许成军整个中午都有些不真实!</p>
他的《时间》也要跟那些历史上的名篇同台竞技了!</p>
-</p>
从第一天写下《谷仓》两个字时。</p>
他就想好了。</p>
要在这个中国史最后的名家辈出的年代。</p>
向“鲁郭茅巴老曹魏”讲创作理想。</p>
与王蒙、汪曾祺、刘心武、蒋子龙等在创作上“打擂台”。</p>
他有领先时代40年的视野、先知先觉的创作思路、20年文字打磨。</p>
谁怕谁?</p>
老子开卷考试考不过?</p>
至于什么“穿越不文抄等于白穿越”。</p>
许成军都特么无力吐槽。</p>
你看过名篇代表你写的出来?你有人家的创作背景?你有人家的笔力?你脑子能隔着两个世界记住几万字?</p>
你真以为全世界围着你转啊?</p>
别逗了~</p>
讲点逻辑!</p>
-</p>
中午林秀雅跟他打招呼,想要叫他聊聊诗歌创作的思路。</p>
他都恍然未闻。</p>
还沉着呢!</p>
...</p>
在1979年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节点。</p>
刘祖慈策划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确实是一道惊雷。</p>
可以说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事件,更是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缩影。</p>
正如顾城在1983年回忆时所说:“如果没有《安徽》的这次突围,我们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久。”</p>
-</p>
时间显然不给许成军太多“懵逼”的机会。</p>
下午,改稿会继续开着,但是换了个话题。</p>
周明续了第三遍茶,苏中敲了敲烟斗:“上午说透了具体的稿子,下午聊聊虚的。这文坛的河,接下来要往哪条道流?”</p>
许成军指尖转着钢笔。</p>
他知道这是真正的考验。</p>
谈具体作品靠细节,谈走向靠视野,而他恰好有比别人更宽的视野。</p>
不过在今天这个场合,显然没他大放厥词的份。</p>
怎么问,他就怎么答咯!</p>
“我先抛块石头。”</p>
公刘把烟蒂摁灭在缸里。</p>
“可总不能一直哭吧?哭完了该干啥?”</p>
刘先平翻开笔记本,纸页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创作提纲:“我最近写农村题材,总卡在‘集体’和‘个人’的坎上。写集体主义吧,显得假;写个人诉求吧,又怕触线。这尺度怎么捏?”</p>
“今天的主角是成军同志,就让成军同志先聊聊吧。”</p>
周明笑着对许成军点点头。</p>
今天他话虽然少,但是能看得出最欣赏许成军的就是他。</p>
许成军也没想到他的发言机会来的这么快。</p>
但是显然许知青不准备放过这个机会。</p>
和大佬们讲理想诶!</p>
怕啥!</p>
不行就喷!</p>
前世他中文系辩论队主力三辩!</p>
“刘老师,您觉不觉得,现在的像刚解冻的河,冰块还没化透,水流已经想拐弯了?”</p>
他往前倾了倾身,目光扫过在座的前辈。</p>
“疼了总得喊出声。但喊完之后,得往深了走:不是说‘谁害了我’,而是说‘我该怎么活’。”</p>
苏中挑眉,觉得有趣,让烟斗在掌心转了半圈:“哦?怎么个‘深了走’?”</p>
“往人性深处走。”</p>
许成军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清脆的响,掷地有声。</p>
“比如写农村干部,别只写他刻板,要写他夜里对着账本叹气。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这才是活人的样子。”</p>
他抬眼看向公刘,“就像公刘老师写《哎,大森林》时,不就是让愤怒里裹着对人性的盼头吗?”</p>
公刘一怔,哈哈直笑:“你这年轻人说话有意思,这话倒也在点子上了!我最近改诗,总觉得缺口气,没想到被你这20岁的年轻人点醒了。”</p>
“光有锋芒不够,得有温度托着。”</p>
这一时期的公刘正经历了创作的沉寂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