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回 除妖魁包文正联姻 受皇恩定远县赴任,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包兴看到那张“告白”后,在情急之中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见旁边站着一个人,便赶忙问道:“这隐逸村离这儿有多远?”那人被问,连忙回答:“不过三里路。你问这个做什么?”包兴说道:“不瞒你说,我家相公最擅长驱赶邪祟、降妖捉怪,保证手到病除。只是有一点,我们是外乡人,我家相公虽然神通广大,但轻易不愿显露本事,就怕被人当成妖言惑众。所以,要是有人请他驱邪,他肯定先说自己不会。越是推辞,对方越得诚恳恳求。等他试探出对方确实是一片真心,才会答应帮忙。”
那人听了,忙说:“这有何难!只要你家相公肯答应,我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包兴说:“既然这样,闲话少说。你把这‘告白’收起来,跟我走。”旁边看热闹的人,听说有人会捉妖,都想一探究竟,不少人跟在后面。
包兴带着那人来到刚才吃饭的小饭馆门口,对众人说:“各位乡亲,如果我家相公不肯答应,想要离开,还请大家帮忙拦一拦。”那人也跟着说道:“麻烦各位邻居,要是法师不答应,还请大家帮衬帮衬。”包兴在门口安排妥当,这才带着那人进了饭店。他又对那人说:“你先到柜台把我们吃饭的钱结了,省得一会儿走的时候耽误时间。”那人连连称是,走到柜台前。
只见柜台里的伙计们纷纷拱手行礼:“李二爷来了!好久没见您来店里了。”原来这人叫李保,是李大人府上的管家。李保连忙回应:“客气了,麻烦把楼上那位相公和这位管家的饭钱记在我账上。”掌柜的赶忙答应,还悄悄告诉跑堂的。包兴和李保走到楼梯前,包兴叮嘱李保,等听到咳嗽声,就赶紧上楼恳求。李保应下后,包兴才上了楼。
此时,包公在楼上等得心急如焚,望眼欲穿,始终不见包兴回来,心里胡思乱想起来。一开始,他还以为包兴去见舅舅,遇到什么麻烦,比如借钱没借到,不好意思来见自己;后来又转念一想:“从来没听他说过有这门亲戚,该不会是见我行李盘费都没了,偷偷跑了吧?或者他年纪小,走错路了也有可能。”
正疑惑间,只见包兴笑嘻嘻地从楼下上来。包公一见,顿时生了气,责备道:“你这小子跑哪儿去了?让我在这儿干等!”包兴凑上前,小声说:“我没找着舅舅,不过现在有件事儿……”他把隐逸村李宅小姐被妖迷住、正在请人捉妖的事说了一遍,又说:“如今想请相公去试一试,说不定能混过去。”
包公一听,大怒道:“你这混账东西!”包兴不容他多说,在楼上接连咳嗽几声。李保听到暗号,立刻上楼,对着包公双膝跪地,说道:“相公在上!小人名叫李保,奉我家主母之命,来请法师救我家小姐。刚才遇到相公的随从,说相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求您救救我家小姐吧!”说完,不停地磕头。
包公连忙说:“管家别听我这小厮胡说,我根本不会捉妖。”包兴在一旁插话:“你听见了吧?说不会了!还不赶紧磕头!”李保听了,磕头磕得更起劲,楼板都被撞得咚咚响。包兴又劝道:“相公,您看他这么诚心,怪可怜的。您就慈悲慈悲吧!”
包公双眼一瞪,骂道:“你这混蛋,净胡说!”又对李保说:“管家快起来,我还要赶路呢,真的不会捉妖。”李保却不起来,说道:“相公现在走不了了。我已经求乡亲们在楼下帮忙拦着,而且大家都知道您是法师。您要是走了,我家主母知道了,小人实在担待不起!”说完,又继续磕头。
包公被纠缠得没办法,心里暗暗恨包兴多事。但转念一想:“这事多半是无稽之谈,哪有什么妖魅?我包拯一身正气,不如随他去看看,再想办法脱身。”于是,他对李保说:“我不会捉妖,但也不信邪。也罢,我就随你去看看。”
李保见包公答应,满心欢喜,磕了头站起来,在前面带路。包公下楼时,只见饭馆门口人山人海,全是来看“法师”的。李保赶忙上前说道:“有劳各位乡亲了!幸亏我一片诚心,法师已经答应了,就不劳大家拦着了。麻烦各位让一让,行个方便。”说完,作了个揖。众人听了,纷纷往两边让开,中间留出一条路。
还是李保在前引路,包公跟着,包兴走在后面。只听见人群中有人称赞:“好相貌!好神气!难怪有这般法术。光这一身正气,就足以辟邪了。”还有些爱凑热闹的人,不嫌麻烦,一路跟着他们往隐逸村走去。
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头,李保先跑去禀报。原来,这位李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告老还乡的吏部天官李文业。“隐逸村”这个名字,就是李大人起的,寓意退隐山林。李大人的夫人张氏,膝下没有儿子,只生了一位小姐。小姐在游花园时,不知怎么中了邪祟,原本打算不声张。可夫人心疼女儿,实在忍不住,就派李保出去请法师驱邪。李老爷没办法,只好同意。
这天,李老爷和夫人正在卧房里商量小姐的病情,李保进来禀报:“请到一位法师,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李老爷心想:“既然是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之书,怎么会做这种事?我得出去好好责备他一番。”于是,他让李保把人请到书房。
李保回到大门外,把包公主仆引到书房。献过茶后,他又进来通报:“我家老爷来了。”包公连忙起身。只见一位须发半白、面色却像年轻人一样红润的老者从外面走进来。包公不慌不忙,上前作揖,说道:“大人在上,晚生拜见。”
李大人见包公气度不凡,相貌清秀,也连忙回礼。宾主坐下后,李大人问道:“请问贵姓?是哪里人?怎么会来到这里?”包公没有隐瞒,把自己上京赶考、途中遭劫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李大人这才知道,原来包公是个落难的书生。他心想:“这年轻人说话直爽,倒是个诚实的人,不知道学问怎么样?”
于是,在交谈中,李大人考问了不少学问。没想到,包公对答如流,就算是那些有名的老学者,学问也比不上他渊博。李大人非常高兴,暗自琢磨:“看这孩子相貌不凡,又有这样的学问,将来肯定能成大器。”两人没聊多久,李大人暂且告辞,还吩咐李保:“好好照顾包相公,千万别怠慢了。晚上就让他在书房休息。”说完,就回内室去了,关于捉妖的事,只字未提。
可夫人却暗中派人告诉李保,一定要请法师到小姐屋里捉妖,还把小姐挪到了自己的卧房。李保就问包兴:“法师捉妖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好提前准备。”包兴说:“要三张桌子、一把椅子,再配上桌布椅套,在小姐屋里设个法坛。另外,朱砂、新毛笔、黄纸、宝剑,还有香炉烛台,都得是干净的。等我家相公养足精神,二更天就上坛做法。”李保答应着去准备了。
没过多久,李保回来告诉包兴:“东西都备齐了。”包兴说:“备齐了就好,让人把东西搬到小姐绣房,咱们一起去设坛。”李保听了,叫人搬桌子椅子,自己拿着其他东西,带着包兴来到小姐卧房。刚进屋,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
他们在明间堂屋,先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又把第三张桌子搭在前面两张上,再把椅子放在最上面那张桌子上,系好桌布,搭好椅套。接着,摆放香炉烛台,安置好墨砚、纸笔、宝剑等物品。一切布置妥当后,包兴和李保才离开绣房,回到书房。包兴叮嘱李保别走远,等会儿听候传唤。李保连连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