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六回 学士怀忠假言认母 夫人尽孝祈露医睛,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包公听到这位衣着贫寒的老妇人口称自己为“包卿”,又自称“哀家”,心里顿时一惊。普通百姓怎么会用这样的称呼?只见娘娘眼中含泪,将过往的经历,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一遍。包公越听越心惊,赶忙站起身来,问道:“虽说如此,但不知可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您所说属实?”
娘娘从里衣内掏出一个油渍斑斑的布包。包兴上前,没敢直接用手接,撩起衣襟兜住,说道:“您松手吧。”娘娘一放手,布包便落在衣襟上。包兴赶忙将布包呈给包公。只见布包被一层又一层地包裹着,打开后,里面露出一个黄缎袱子。再打开袱子,里面竟是一粒金丸,上面刻着“玉宸宫”字样以及娘娘的名号。包公仔细看完,急忙将金丸重新包好,让包兴递还给娘娘,自己也离开了座位。
包兴心领神会,双手捧着布包,走到娘娘面前,双膝跪地,将布包顶在头上递过去;随后拉了拉娘娘手中的竹杖,引她到上座。等娘娘入座后,包公端正衣冠,恭敬地参拜行礼。娘娘吩咐道:“卿家平身。哀家这一身的冤枉,就全靠卿家你了。”
包公回奏道:“娘娘请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不负君恩。只是眼下人多眼杂,万一消息泄露,实在不妥。恳请娘娘饶恕臣冒昧,臣想暂时认您为母亲,这样也好堵住众人的嘴,不知娘娘意下如何?”娘娘点头道:“既然如此,就依你吧。”包公又向上叩头谢恩,然后急忙起身,暗中吩咐包兴,让他如此这般去安排。
包兴快步跑到庙外,正看见县官在大声斥责范宗华:“钦差大人在这里设坛,你怎么不早点来禀报我?”范宗华辩解道:“大人到了这里,问这问那,还派小人去通告放告,一堆差事忙得我不可开交,我又没有分身术,怎么顾得过来?”这一句话惹恼了县官,他大声呵斥:“好你个奴才!误了差使还敢狡辩?信不信我打断你的狗腿!”
正吵着,包兴出来了,赶忙说道:“县太爷,算了吧!明明是您自己疏忽,怎么还怪他呢?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县官见状,笑着说:“在大人跟前,这样吵吵嚷嚷的,实在不好看。”包兴接着说:“大人也没责怪他,您就别生气了。大人吩咐,让您立刻准备一乘新轿子,找两名伶俐的丫鬟,再备一套上好的衣服和首饰,赶紧送来,这边急等着用!另外,公馆也要分好内院外院预备妥当。所有花销,您列好清单,等进京后一并奉还。”
包兴又转头对范宗华笑道:“你起来吧,别跪着了。刚才你带来的老婆婆,现在和大人相认作母子了。老太太说你平时照顾得周到,还要带你一起进京呢!以后你就是伺候老太太的人了。”范宗华一听,喜得像腾云驾雾一般,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包兴又对县官说:“您把他的差事停了吧。大人吩咐,让他跟着进京,路上伺候老太太,也给他好好打扮打扮。这可得麻烦您多费心了。”县官连连点头:“使得,使得。”包兴催促道:“刚才说的这些事,您赶紧去办,就让他跟着去,押解东西过来。尤其衣服、首饰和丫鬟,务必尽快送来。”县官听了,急忙去安排了。
包兴回庙向包公禀报后,又让老道把云堂小院打扫干净。没过多久,两名丫鬟带着衣服首饰来到。她们服侍娘娘在云堂小院沐浴更衣,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包公在西殿休息,赶忙写了一封书信,仔细密封好,让包兴骑马先行赶往京城,还再三叮嘱路上一定要小心。
包兴离开后,范宗华进来向包公叩头,还回禀说轿马都已准备好,县官也安排好了沿途的公馆。包公见他换上了一身新行头,果然是人靠衣装,和之前大不一样。包公便吩咐他一路上小心伺候,“老太太有丫鬟服侍,没事你不准随意进入内室。”范宗华答应着退了出去。他倒也懂得规矩,只以为破窑里的婆婆如今成了钦差的母亲,身份自然今非昔比,哪里能想到这位婆婆竟是当今国母!
第二天,轿子抬到云堂小院门口,丫鬟们服侍娘娘上轿。包公手扶轿杆,一同走出庙门。只见外面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还派了四名差役专门跟随照顾老太太,范宗华骑马跟在轿后。县官又派了四名官兵护送。包公步行送出大约一箭地的距离,说道:“母亲先去公馆休息,孩儿随后就到。”娘娘叮嘱道:“吾儿赶路辛苦,不必多礼,也坐轿走吧。”包公连连称是,这才退下。等包公离开后,众人纷纷上马,护送着娘娘启程。
这么大的一件事,其他人都被瞒在鼓里,只有公孙策心里十分疑惑,却又猜不透其中缘由。而且包公和包兴行事极为机密,还先派包兴送密信进京。公孙策心想此事非同小可,不能随意打听,更不敢向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提起,只能把疑惑藏在心里,暗自纳闷。
且说包兴揣着密信,日夜兼程赶到开封。府里留守的人都来和他相见,众人纷纷跪地,问候包公的安好。马夫把马牵去喂养刷洗,这些琐事暂且不提。
包兴来到内衙,敲响云牌。里面的妇女问明情况,得知是包兴,连忙告诉丫鬟,丫鬟又禀报给李氏诰命。李氏诰命此前收到奏报,知道包公铡死了庞昱,一直担心庞太师怀恨在心,会暗中使坏,每天都提心吊胆。如今突然见包兴独自回来,心中惊骇,急忙命人传他进来。
一见面,夫人先问包公是否安好。包兴赶忙请安,回答道:“老爷一切平安,特意派小人送来密书一封。”说完,双手将信呈上。丫鬟接过,转交给夫人。夫人先看信封外面写着“平安”二字,便拆开外皮,里面是一个小封套,正中间的签条上写着“夫人密启”。夫人用金簪挑开封套,抽出信一看,上面写着包公在陈州认了太后李娘娘,为了掩人耳目,暂时以母子相称,还让夫人把佛堂东间打扫干净,准备给娘娘居住。书信中嘱咐夫人要以婆媳之礼相见,千万不能走漏风声,最后还写着“看后付丙”(即看完烧掉)。
夫人看完信,问包兴:“你还要回去吗?”包兴答道:“老爷吩咐,等小人当面递了书信,就立刻往回赶,在路上迎接老爷。”夫人说:“这样最好。你回去告诉老爷,书信里交代的事我都准备好了,让他放心。也不用写回信了。”说着,叫丫鬟拿了二十两银子赏给包兴。
包兴连忙谢赏,说道:“夫人要是没别的吩咐,小人喂喂牲口就往回赶了。”说完,又请了个告辞的安。夫人点头道:“去吧,好好伺候老爷,不用我多说。告诉李才,别偷懒。眼看差使就快结束,就能回来了。”包兴连连答应,这才退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