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8章 民族性,明1914,与其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一个法国工人呢?一个德国工人呢?他们首先是一个法国人、一个德国人,然后才是一个模糊的、被资产阶级民族叙事所绑架的“工人”。
愤怒像一团火在列宁的胸中燃烧。他错了,整个第二国际都错了!他们以为资本的铁链是唯一的枷锁,却没看到民族主义的幽灵早已缠住了工人的灵魂。他们试图用理性的公式去计算革命的进程,却忽略了人性中最古老、最非理性的激情。
在欧洲,特别是在英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阶级矛盾或许是大于民族矛盾,但是在殖民地国家,特别是在瀛洲,印度这样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殖民地来说,民族矛盾要大于阶级矛盾。而对于俄国革命而言,他既不是殖民地国家也不是像英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乌拉尔山以西她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乌拉尔山以东她是一个专制沙皇国。
她包含了世界上最现代的工业与最古老的制度,孕育了全世界最激进的无产阶级。这儿不仅仅是制度或者是工业上的问题,无产阶级一旦要在俄国爆发,民族主义依旧是列宁绕不开的障碍,即便他再怎么看不起民族主义,他也不得不承认——在俄国,不只有斯拉夫人,还有波兰人、乌克兰人、犹太人......而无产阶级革命要想成功就必须获得这些不同民族的人的支持、
列宁想起了罗莎·卢森堡,那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她曾激烈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自决,认为那只会分裂无产阶级的力量。他也曾深以为然。他们都是那么的正确,在理论的象牙塔里。
可现实呢?现实是一个波兰工人,在被德国老板剥削的同时,更恨那个占领他祖国的俄国士兵。一个芬兰农民,在忍受饥饿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圣彼得堡的压迫。
如果列宁没有在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主政的国家之前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俄国国内的民族问题,在列宁死前或许布尔什维克的党员们还会假装出一副热爱革命的样子,但在列宁死后呢?缺少制度和法律的规范的前提下,正如当年在伦敦《火星报》编辑部里托洛茨基说的那样,党内民主将不复存在。
而隐藏在俄国血管内部的民族矛盾将连带着新建立共产主义国家一同彻底引爆。到那时,党内那些伪装的国际主义者,会立刻撕下自己的面具,争先恐后地跳上这名为民族主义的战车,用“保卫俄罗斯”的名义,去屠杀那些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波兰、芬兰、乌克兰同志。
这么想着列宁再度将那团被他无数次捏成一团随后便又展开的《第三国际报》,在上面的是列宁看过无数次的具有托洛茨基风格的文字。托洛茨基的意思很明确:所有的革命者都必须明白——不能够简单的将现在的世界战争笼统的概括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