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章 走资还是走社?(2),明1914,与其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综上所述,托洛茨基先生,我现在很迷茫——郑清璿。】

在朝鲜临时指挥部的托洛茨基收到了郑清璿的信件,郑清璿的信,字里行间透着挣扎,像一把钝刀,割得他心口隐隐作痛。他知道,郑清璿不是在求答案,而是在求一种解脱——一种能让他既不背叛理想,又不失去家庭的奇迹。

托洛茨基当然理解郑清璿的痛苦。家庭,那个温暖而柔软的巢穴,总是革命这台冰冷绞肉机最先碾碎的骨头。托洛茨基自己的孩子,不也正活在他所掀起的风暴阴影之下吗?但他早已将这份痛苦煅造成了铠甲。他能够理解郑清璿的还年轻,很多时候想着的是凭借一腔热血既选择革命又选择家庭。

但革命不是过家家,是流血与牺牲。

郑清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知道尼古拉斯一家的下场——被红军暗中枪杀。好巧不巧,他的妻子是帝国的公主,他的岳父是帝国的皇帝,他的父亲是镇国公,他们郑家是整个大明最光辉的家族。在托洛茨基看来郑清璿这样妥协只是想保住他自己家人的性命。

相反的郑清璿知道问题的答案,也知道要保住自己一家人的命就必须做出取舍——要么成为工人,要么送上刑场。正是因为这样郑清璿才不能接受,这个年轻人妄图用他自己的命来换整个家族的命。

托洛茨基捻灭了烟头,辛辣的烟雾在他眼中缭绕,如同远东战场上不散的硝烟。

随后的便是郑清璿第二封信,信中郑清璿选择将自己包装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并表达了自己并不是在助长官僚主义而是在只希望能够保护住自己女儿的命,正如信中写的那样——人人生而平等,即便是乞丐的孩子也有活下去的权利。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借助着自己的父亲参加过革命而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认为——她和他们是一路人。

托洛茨基的目光从信纸上移开,。他点燃一支新的烟,深吸一口,试图让尼古丁压下胸口的沉重。郑清璿的挣扎,他懂,可他也知道,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革命。

好笑吗?他只看到了一位走到了绝路的父亲在用自己的所有换自己的女儿不会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像羞辱妓女一样羞辱。

托洛茨基知道,一旦真正的政权更替换来的是社会暂时的混乱,而这也是人心中黑暗部分的显现。郑清璿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新生的无产阶级没有义务保护他们这群前皇室的生命安全与基础的物质保障,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饿死这些前皇室成员是最好的,如果有的侥幸活下来那就请他们再吃一发子弹。

未来的教科书上不会写一位父亲的挣扎,不会写一个女儿暗中哀悼,更不会写那个女儿为了活下来是怎么逃过所谓“工人阶级”的报复性性暴力,只会写无产阶级成功夺取政权。

托洛茨基叹了口气,叫来了副官,随后将自己的亲笔信交了过去:“把信寄给列宁,这件事我已经无法判断正误了。”

******

沙皇的小女儿有罪吗?那个尚在襁褓不谙世事的小女儿应该被活活摔死吗?

彼得格勒的地下室内,忙完一切的列宁才终于有时间看起这封被他所唾弃的“反革命者”托洛茨基的信件。一个前朝公主的女儿,她活着,本身就是一面旧时代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帜还在,那些前朝的走狗、地主、资本家,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样围上来,妄图复辟。仁慈?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忍,是对革命事业最恶毒的背叛。

这是列宁最开始的想法,但正要他提笔回信时他意识到了一丝不对——这表面上是一个“独裁者”妄图乘坐上新时代的巨轮,但实际上这是对列宁自己的反问——如果在俄国夺取政权后该如何对待尼古拉斯一家人,杀了?还是进行革命改造?

如果让他们活下来,引发的复辟是不是在说人民其实更认同帝制,且活下来的成员还能够被称之为人吗?虽然无产阶级人人平等,但“前朝余孽”本身就会给他们带上一层有色眼镜。

杀了?那未来的欧洲革命怎么办?那些上层为了自己以及家人不会被无产阶级吊死,势必会尽一切努力反抗。

列宁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墨水瓶微微颤动,像是他内心的犹豫在桌面上的投影。

如果革命连一个婴儿都不能包容,我们凭什么许诺新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77:我的野性人生

忧之

混沌真经

林曦橙

洪荒:我,孔宣,刷爆一切!

惜柒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一人派对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银行柜员绑定任务完成系统

林森森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