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文明裂变
天狼峰的古尊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文明裂变,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天狼峰的古尊人,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冻土上的文明裂变
\"巴图,把你阿爸的《蒙古秘史》交出来。\"戴着列宁帽的普查员踹开毡帐,羊皮袄下摆扫落了供桌上的铜佛,\"从今天起,再用老蒙文记账就是反革命行为。\"
十二岁的巴图蜷缩在堆着羊毛的角落,怀里的古籍烫得发烫。父亲浑身酒气地撞开毡门,银刀还没出鞘就被两个士兵按倒在地:\"我们祖祖辈辈用回鹘字记事,你们凭什么...\"话音戛然而止,军靴重重碾过他的手指,骨裂声混着小儿子的尖叫刺破雪原。
1930年代的蒙古草原,正在经历一场比西伯利亚寒流更凛冽的变革。乔巴山站在乌兰巴托大剧院的红旗下,挥动着镶金边的马鞭:\"同志们!我们要斩断旧世界的锁链!\"台下,来自苏联的顾问团频频点头,他们口袋里装着秘密指令——将这个社会主义卫星国彻底纳入苏联轨道。
\"西里尔字母培训班明天开课。\"区委书记把通知书拍在老喇嘛的转经筒上,酥油灯在羊皮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您要是识相,就把藏经阁里的老蒙文典籍都交出来。\"深夜,甘丹寺的守夜人看见火光从经卷库窜起,冲天的火苗中,千年的文献化作灰烬,随风飘向北方的苏联边境。
集体化浪潮袭来时,草原上响起此起彼伏的驼铃声。牧民们被迫卖掉牲畜,推着吱呀作响的勒勒车,向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定居点迁徙。\"这哪里是房子,分明是铁笼子!\"老牧人朝新居吐了口唾沫,却被民兵用步枪托砸破额头。他那顶祖传的蒙古包,如今正被改造成集体农庄的仓库,哈纳木架上挂着镰刀,代替了往日神圣的玛尼堆。
在库苏古尔湖畔,年轻的诗人道尔吉攥着未完成的长调歌词,望着结冰的湖面发呆。他的作品里刚出现\"回鹘文字如天上的银河\",第二天就被文化局勒令修改。\"必须歌颂西里尔字母带来的新生!\"审查官用红笔划掉每一个传统意象,墨水浸透纸张,像一道道渗血的伤口。
\"莫斯科需要战马。\"苏联军事顾问指着地图上的蒙古草原,雪茄烟雾模糊了乌兰巴托的轮廓。三个月后,二十万匹蒙古马踏上西去的列车,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戈壁。牧民们跪在铁轨旁哭泣,他们的孩子再也无法骑上这些朝夕相处的伙伴。而在后方的兵工厂,蒙古妇女戴着防毒面具,在刺鼻的火药味中生产炮弹,她们的头巾上,传统的吉祥纹样正在褪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