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复仇之路,梦回古侠,潇失,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圣旨传到渝国大营后,白黎明手中紧握着那卷用明黄色绸缎精心包裹的旨意,绸缎上绣着的金色巨龙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散发着皇家独有的威严气息。他深知这旨意的分量,每一个字都关乎着黄家的命运走向,更与自己在渝国的前程紧密相连。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神色看起来平静无波,这才朝着黄之水所在之处走去。
见到黄之水后,白黎明微微欠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黄家主,陛下降下旨意,特意宣您前往都城面圣。您想想,陛下如此安排,可是对黄家莫大的恩宠啊!”他刻意避开了“请罪”这样敏感的词汇,生怕引起黄之水的反感,影响到黄家归顺渝国的大事。 黄之水听到这个消息,原本平静的面容微微一僵,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什么重物狠狠撞击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但多年在江湖和家族中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他迅速恢复了镇定。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去都城面圣,虽有些不情愿,可如今黄家刚与渝国交锋,能换来家族毫发无损,还获得在渝国发展的机会,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说不定借着这个契机,黄家能在渝国扎根,像在梁国时一样开枝散叶、发展壮大。想到这儿,他轻轻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接过旨意,无奈地说道:“既是陛下的旨意,我自当遵从。”
之后,白黎明来到广元城的军营。军营里,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白黎明昂首挺胸,大步走上高台,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让台下的士兵们不禁挺直了腰杆。他扫视一圈,然后提高音量,声音洪亮地宣布:“从今日起,我暂代接管此地兵权!”这声音如洪钟般在军营中回荡,传进每一个士兵的耳中,让他们心中既感受到了新统帅的威严,又对未来的局势有了一丝安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白黎明决定留下两千士兵作为城中军。他走到这两千士兵面前,目光坚定地说道:“你们留下,肩负着守护广元城的重任。广元城的安危、百姓的安宁,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但同时,你们也不用奔赴那未知且危险的战场,定要好好履行职责!”这两千士兵听了,心中既涌起一股使命感,又暗自庆幸不用直面战争的残酷。而剩余的八千多兵力,则在白黎明的安排下,与渝国大军一同踏上了返回都城的漫长征程。
广元城中的百姓们听闻不用打仗了,原本笼罩在他们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老人们坐在门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笑容,他们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和邻里唠着家常,感慨着这场危机的解除。孩子们则像欢快的小鸟,在街头巷尾嬉笑奔跑,无忧无虑地玩耍着,仿佛战争从未靠近过这座城市。那些原本每日忧心忡忡的士兵们,此刻也都如释重负,纷纷松了一口气。他们之前心里一直悬着,明白面对二十万大军,哪怕自己个个都英勇无畏,可最终大概率还是难逃一死。如今,战争的威胁终于解除,他们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至此,曾经川国西部的众多城池,除了望雅两城还在坚守,其余的都已纳入渝国的版图,渝国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实现了领土的扩张。
几天过去了,黄之水与白黎明来到了渝国都城。渝国都城高大雄伟,城墙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高耸入云。城墙上的砖石历经风雨的侵蚀和岁月的打磨,显得格外厚重坚实,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城门口,士兵们身着崭新鲜亮的铠甲,那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手持长枪,身姿笔挺地整齐排列着,眼神警惕地注视着过往的行人,彰显着皇家的威严。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百姓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的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菜篮子,正准备回家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有的赶着马车,马车上装满了货物,匆匆忙忙地朝着集市赶去,各自为生活忙碌奔波着。
黄之水为了这次面圣,特意精心挑选了一身华丽无比的服饰。这身衣服选用了最上乘的绸缎,质地柔软顺滑,上面绣着精美绝伦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着工匠的精湛技艺。领口和袖口处都镶着金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显得贵气十足。他与白黎明并肩朝着皇宫走去。
皇宫的大门气势恢宏,巨大的铜门高耸在眼前,上面镶嵌着一排排金色的铆钉,每一颗铆钉都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散发着尊贵的气息。门口的侍卫们个个身姿挺拔,犹如一棵棵苍松,眼神如鹰隼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走进皇宫,宫殿内的装饰更是奢华到了极致。高大的立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巨龙,那些巨龙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张牙舞爪,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翱翔天际。地面由光滑如镜的大理石铺成,能清晰地映出人的倒影,走在上面,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黄之水和白黎明来到皇帝所在的大殿。大殿内灯火通明,烛火摇曳,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龙椅高高地放置在台阶之上,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周围的朝臣们整齐地站成两排,个个神色庄重,气氛严肃而压抑。
白黎明和黄之水来到殿中,立刻恭敬地跪地行礼,齐声说道:“叩见陛下。”黄之水微微低着头,眼睛紧紧盯着地面,心中忐忑不安,像有一只小鹿在乱撞。他不知道皇帝接下来会如何处置黄家,是嘉奖还是惩罚,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这让他的手心都微微沁出了汗水。
“二位请起。”皇帝神色平静,声音低沉却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二人缓缓起身,站到两排朝臣的中间。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先落在白黎明身上,说道:“此番陆将军为我大渝国南征北战,攻下多处城池,却不幸英勇牺牲,他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追封陆将军为镇川公,其子陆鸿权封为镇川王爷。而白将军你,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卓越,成功为百姓和将士们免去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功不可没。朕封你为先锋大将军,萧靖澜为你副将,你二人统领我渝国这二十万先锋大军。”皇帝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了对他们功绩的认可和肯定。
白黎明心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他连忙与身后的萧靖澜并排跪下,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大声叩谢道:“臣,谢陛下隆恩!”他深知这个职位不仅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一刻,他明白自己终于在渝国的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多年的努力和谋划终于有了成果。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目光转向黄之水,眼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冷冷地问道:“黄之水,你可知罪?” 黄之水听到这话,心脏猛地一缩,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他紧张得喉咙发干,下意识地用余光悄悄瞥了一眼白黎明。白黎明察觉到他的目光,不易察觉地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配合。
黄之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单膝跪地,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草民知罪,当时也是形势所迫,草民也是为了黄家的存亡,还望陛下开恩,宽恕草民。”此时,他的手心已经满是汗水,心里默默祈祷着皇帝能看在黄家主动归降的份上网开一面。
这时,站在一旁的太师向前走了一步,他身着一袭黑色的太师服,上面绣着银色的祥云图案,显得庄重而威严。他微微躬身,对皇帝说道:“陛下,黄之水虽有过错,但他后来主动配合,交出广元城和兵权,使得我渝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此城池,也算有一定的功劳。再者,黄家在江湖上势力庞大,若能为我朝所用,对我渝国的发展定然大有裨益。”太师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分量。
黄之水听后向太师投去感激的目光。
皇帝看着黄之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点了点头说道:“嗯,太师所言有理,黄之水,你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战争,减少了众多伤亡,功过暂且相抵。前些时日常州城主告老还乡,如今常州城主之位空缺,朕任命你为常州城主。你要好生治理常州,为百姓谋福祉,为我大渝国的繁荣贡献力量,切不可再有二心,莫要辜负朕的期望!”皇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眼神紧紧盯着黄之水,似乎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他的决心。
黄之水原本以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听到这个任命,心中不禁又惊又喜。他连忙叩谢道:“臣叩谢陛下!陛下仁慈宽厚,心胸犹如广袤天地,能容纳五湖四海之人。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大渝国定能成就千秋霸业,一统天下!”黄之水的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语气中充满了谄媚,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皇帝听了黄之水的话,十分高兴,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笑道:“好好好,黄爱卿以后在朝中要多和大臣们走动走动,早日熟悉起来。”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状,纷纷开始道贺。
“恭喜白将军获此殊荣,日后必能在战场上屡立奇功!”一位身着红色官服的大臣满脸笑容地说道。 “是啊,白将军年轻有为,实乃我渝国之福!”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恭喜黄城主,日后在常州定能大展宏图!”又有人对着黄之水道贺。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阿谀奉承的话语在朝堂内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虚假的笑容,整个朝堂充满了这种略带谄媚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名文官从队列中走出,他身着蓝色官服,神色略显紧张,他先恭敬地躬身行礼,然后说道:“启禀陛下,今日传来消息,梁国出兵二十万反攻被南夷占领的金陵城。其统帅是一名面带黑面具的男子,身份不明,副将是梁国三皇子。此刻,他们已与南夷在金陵城展开激烈交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