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岐仁堂里的三间“屋子”——老中医解刨脾胃的三间病屋,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镇魂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郑走后,小栓望着窗外的雨雾:“师父,这升阳益胃汤跟升阳散火汤都用风药,为啥一个治湿,一个治火呢?”

“关键在‘益胃’二字。”岐大夫收拾着药渣,“升阳散火汤的重点在‘散火’,脾胃气虚轻;升阳益胃汤的重点在‘益胃除湿’,脾胃气虚重,湿浊也重,所以补气药用量大,还要加祛湿清热的药。就像同样是修屋子,一个是开窗散烟,一个是既要补屋顶,又要抽湿,还要通风。”

他拿起黄芪饮片:“李东垣说‘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老郑的口苦、便溏、身重,都是脾胃虚衰,湿浊上蒙下泄的表现。治这病,就得像给屋子来个大扫除,扶正、祛湿、清热一起搞,才能把郁滞的气机理顺。”

第三章 地基下沉的危屋——补中益气汤治久泻脱肛

深秋的津门市,秋风带着凉意。岐仁堂来了个特殊的病人,用布兜兜着腰,走路佝偻着背,脸色蜡黄,一看就是长期病号。这人叫老陈,在菜市场卖菜,干了二十多年,最近半年老是拉肚子,还添了个脱肛的毛病,一用力肠子就掉出来,苦不堪言。

“岐大夫,您救救我吧!”老陈刚坐下就唉声叹气,“这肚子闹了大半年了,吃啥拉啥,吃点油腻的就跟流水似的。现在更糟了,上厕所稍微用点力,肛门就脱出来,得用手塞回去,丢死人了!”

岐大夫让老陈伸出舌头: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明显齿痕,舌苔薄白而水滑。又摸了脉:沉细无力,尤其是关脉,弱得像游丝。“平时是不是总觉得没力气,说话都懒得张口?”岐大夫问。

“是啊是啊!”老陈像遇到知音,“整天头晕乎乎的,爬个坡都喘。晚上睡觉出虚汗,被子都能湿透。去医院看,说是‘慢性肠炎’、‘直肠脱垂’,开了药吃着就好点,停药就犯,根本去不了根。”

“这是典型的中气下陷,脾胃气虚到了极点。”岐大夫翻开《脾胃论》,指着“补中益气汤”的条文,“李东垣说‘脾胃之气下溜,大肠与肺皆无所禀受,而气逆上行’,所以才会久泻、脱肛。就像屋子的地基下沉了,整个房子都跟着歪,屋顶自然会漏水。”

小栓端来热水,看着老陈虚弱的样子:“师父,为啥中气下陷会拉肚子、脱肛呢?”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岐大夫解释道,“脾胃就像家里的抽油烟机和下水道,一个负责把清气往上送,一个负责把浊气往下排。现在脾胃气虚了,升清的力量不够,清气不升反降,就会拉肚子;肛门就像下水道的盖子,中气不足,盖子就盖不严,所以会脱肛。”

他转向老陈:“你这病,是常年累出来的。卖菜起早贪黑,饮食不规律,脾胃早就累垮了。就像拉车的老马,天天超负荷运转,最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该咋治呢?”老陈急切地问,“我这还能好吗?”

“能好,但得慢慢来。”岐大夫开始配药,“黄芪一两,炙甘草五钱,这是大补元气的;人参三钱,白术三钱,健脾益气,就像给老马喂精饲料,慢慢补元气。”

“师父,怎么又用升麻、柴胡?”小栓看着熟悉的药味,“跟前面两个方子一样啊。”

“不一样。”岐大夫摇摇头,“在补中益气汤里,升麻、柴胡是‘引经药’,就像给屋子找顶梁柱。这两味药轻清升散,能带着黄芪、人参的补气之力,把下陷的中气提起来。用量很少,柴胡一钱,升麻五分,多了反而会耗气。”

他又加了陈皮二钱:“陈皮理气和胃,防止补药太腻,就像给老马套车时,得把缰绳理顺,不然走不动。”

特意叮嘱:“这药要文火久煎,让药性充分融出来。每天早晚各服一次,空腹喝效果最好。服药期间绝对不能劳累,菜市场的活儿先放放,养好了再说。每天早上喝一碗小米粥,加点山药、莲子,健脾固肠。”

半个月后,老陈又来了,虽然还是有点瘦,但脸色好看多了,腰也能直起来了。“岐大夫,神了!喝了药后,拉肚子次数少了,昨天上厕所,肛门没掉出来!就是喝完药后,感觉肚子里有股气往上走,暖暖的。”

岐大夫点点头:“中气开始回升了。效不更方,再服一个月,把脾胃之气补扎实。记住,这病就像屋子地基,一时半会儿补不牢,得慢慢养。以后别再熬夜了,饮食要有规律,生冷油腻的少吃。”

老陈千恩万谢地走了。小栓看着师父,满眼敬佩:“师父,这补中益气汤跟前面两个方子,都用黄芪、人参,怎么就能治不同的病呢?”

“关键在‘补’与‘散’的区别。”岐大夫捻着胡须,“升阳散火汤是‘散中有补’,重点在散郁火;升阳益胃汤是‘补中有散’,重点在除湿清热;补中益气汤是‘以补为主’,重点在升提下陷的中气。就像同样是喂马,一个是给它通风散热,一个是给它打扫马厩,一个是给它喂足草料,让它有力气站起来。”

他望向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李东垣开创‘补土派’,核心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这三个方子,看似治不同的病,本质都是调脾胃、升阳气。就像三间不同毛病的屋子,有的闷火,有的潮湿,有的地基下沉,但修屋子的根本,都是先把梁柱扶正,把地基打牢,屋子才能结实。”

第四章 屋子与脾胃的奥秘

暮色渐浓,岐仁堂准备关门了。小栓在收拾药渣,岐大夫坐在窗前,看着街灯次第亮起。

“师父,”小栓忍不住问,“今天这三个病人,都跟屋子有关,您为啥老用屋子打比方呢?”

岐大夫放下手中的《脾胃论》,慢悠悠地说:“人体就是一间最精密的屋子啊。脾胃是这间屋子的地基和炉灶,地基稳,炉灶旺,屋子才暖和干燥。升阳散火汤治的是‘闷罐子屋’,脾胃阳气被郁,就像屋子不通风;升阳益胃汤治的是‘漏雨湿屋’,脾胃虚衰湿盛,就像屋子漏雨受潮;补中益气汤治的是‘地基下沉屋’,脾胃中气下陷,就像屋子地基不稳。”

他顿了顿,继续说:“李东垣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就是这个道理。屋子地基歪了,屋顶就会漏雨;脾胃气虚了,病邪就会趁虚而入。这三个方子,都是在帮人体这间屋子‘修修补补’,让地基稳固,炉灶火旺,窗户通风,这样病邪自然就待不住了。”

“那风药在里面起啥作用呢?”小栓打破砂锅问到底。

“风药就是屋子的窗户和风扇啊。”岐大夫笑了,“升阳散火汤用风药散郁火,就像开窗散烟;升阳益胃汤用风药胜湿,就像开风扇抽湿;补中益气汤用风药升提,就像用支柱顶起下沉的屋顶。同样是风药,在不同的方子里,就像窗户在不同的屋子里,作用也不一样。”

这时,外面传来卖炒栗子的吆喝声,香气飘进窗来。岐大夫深吸一口气:“记住,治病就像修屋子,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到根本原因,是地基的问题,还是屋顶的问题,或者是通风的问题。就像这三个方子,看似治的是手热、身重、脱肛,其实都是在调脾胃、升阳气,这就是‘治病求本’。”

小栓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师父的比喻真妙,把复杂的医理说得明明白白。原来中医的智慧,就藏在这日常的比方里,藏在这一间间“屋子”的毛病里。

岐大夫站起身,把《脾胃论》小心翼翼地收进书柜:“好了,关门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知道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屋子’呢。”

小栓吹灭油灯,看着师父在月光下的剪影,忽然觉得,这岐仁堂就像一间能工巧匠的作坊,而师父就是那位修缮人体这间“屋子”的老匠人,用一根根草药做的“栋梁”,一帖帖方剂调的“砂浆”,帮着人们把歪斜的“屋子”重新扶正,让生命的灯火重新明亮起来。这大概就是李东垣“补土派”的真谛,也是中医传承千年的智慧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林小兰王大爷免费夜色深处小说免费看

孙苏中

将军托着娇蕊暴C

逍遥九宸天

摸摸大扔子小说免费阅读

不弃九九

都市欲望 疯狂的缠绵

波哥家的小猫咪

故事会(乱篇)

喵吃鱼不吃肉

混混和他的乖乖女全文免费阅读

张小仙